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

陶瓷釉料超细研磨工艺解析:卧式砂磨机关键参

发布日期:2025-05-15 17:45 浏览次数:


陶瓷釉料的细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光泽度、附着力和烧结性能。卧式砂磨机作为超细研磨的核心设备,其工艺参数的合理设置决定了釉料品质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影响研磨效果的几大关键参数,并提供科学调整方法,帮助生产人员优化研磨工艺。


1. 研磨介质的选择与配比

研磨介质的材质、粒径及填充率对釉料细度有决定性影响:

  • 材质选择:氧化锆珠因高密度和耐磨性,适用于莫氏硬度较高的釉料;而硅酸锆珠更适合对铁离子敏感的配方。

  • 粒径匹配:介质粒径应为目标粒径的10-30倍,例如研磨至1μm时建议选用0.8-1.2mm锆珠。

  • 填充率控制:通常维持在70%-80%,过高会导致能量损耗,过低则降低研磨效率。

数据参考:某陶瓷厂采用0.5mm氧化锆珠,填充率75%时,釉料D50粒径从10μm降至0.8μm。


2. 主轴转速与剪切力的平衡

转速直接影响研磨能量输入:

  • 转速范围:一般设定在800-1500rpm,高转速可提升剪切力,但需避免局部过热导致釉料变性。

  • 粘度适配:高粘度釉料(如含膨润土配方)需降低转速10%-15%,防止电机过载。

案例:某企业研磨高岭土基釉料时,将转速从1200rpm调整至1000rpm,温度上升减少8℃,且粒度分布更均匀。


3. 进料流量与停留时间的协调

  • 流量设定:进料速度应与研磨腔容积匹配,通常保持物料停留时间在2-5分钟。

  • 动态测试法:通过示踪剂检测实际停留时间,避免“短路研磨”(部分物料未经充分研磨即排出)。


4. 温度控制的科学方法

釉料对温度敏感,需采取双重控温:

  • 夹套冷却:水温建议≤25℃,夏季可添加冷冻机组。

  • 流速调节:通过增大冷却水流量(而非降低转速)维持温度稳定。

行业标准:釉料研磨温度应控制在50℃以下,防止有机添加剂分解。


5. 工艺参数联动调整策略

建议采用“单变量调整法”:

  1. 固定其他参数,逐步调整转速并检测粒度;

  2. 优化转速后,再测试不同介质配比;

  3. 最后微调进料流量,直至达到目标细度(如D90≤2μm)。



卧式砂磨机的参数设置需结合釉料配方特性,通过系统性测试找到平衡点。企业应建立参数数据库,记录不同物料的理想运行状态,逐步实现工艺标准化。


在线咨询
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
18924365960
返回顶部